這是北京飛控中心大屏幕上顯示的嫦娥三號探測器正在落月。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昨晚,嫦娥三號平穩落月,中國首次地外天體軟著陸成功。這是北京飛控中心大屏幕上顯示的嫦娥三號探測器降落相機傳回的月面照片。 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昨日21時11分,嫦娥三號探測器成功落月。繼前蘇聯、美國之後,中國成為第三個實現月球軟著陸的國家。昨晚已傳回月球錶面照片。
  軟著陸是高度複雜的航天活動,歷史上以此為目標的探月任務中,前蘇聯直到第12次嘗試才首獲成功,美國在實現軟著陸之前也經歷了3次失敗。
  4條中國腿首次站月球
  落月是從15公里高度開始的。大約11分鐘的落月過程中,嫦娥三號依靠自主控制,經過了主減速段、快速調整段、接近段、懸停段、避障段、緩速段等6個階段,相對速度從每秒1.7公里逐漸減為0。在距離月面100米高度時,探測器暫時停下腳步,利用敏感器對著陸區進行觀測,以避開障礙物、選擇著陸點。在以自由落體方式走完最後幾米之後,平穩“站”上月面的4條著陸腿觸月信號顯示,嫦娥三號完美著陸月球虹灣地區。
  玉兔月球車探測3個月
  這是人類第130次探月活動。12月2日1時30分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的嫦娥三號是我國發射的第一個地外軟著陸探測器和巡視器,也是在1976年前蘇聯“月球24號”探測器登陸月球後第一個重返月球的人類探測器。
  中國探月工程二期副總設計師孫輝先說,軟著陸的成功,意味著中國具備了獨立進行地外天體就位探測的能力。
  由著陸器和“玉兔”號月球車組成的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總重近3.8噸。在接下來的幾個小時里,“玉兔”號將駛離著陸器,開始為期約3個月的科學探測,著陸器則在著陸地點進行原地探測。
  作為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第二步,在實現月球軟著陸的同時,嫦娥三號還肩負著突破自動巡視勘察、深空測控通信、月夜生存等關鍵技術的使命。
  綜合新京報記者 閆欣雨 新華社報道
  ■ 揭秘
  探測器著陸月球有哪些方式?
  前蘇聯直到第12次嘗試才首獲成功,美國也在3次失敗後方平安著陸。
  此前,前蘇聯、美國探月月面軟著陸方式主要有三種:一種是氣囊彈跳式,這難以滿足嫦娥三號探測器重量的要求;另一種是空中吊車式,控制起來很複雜;因此嫦娥三號選擇了第三種,也就是腿式著陸。
  儘管採用了先進的制導導航與控制系統,探測器著陸月面瞬間,還是會對月面產生撞擊。為了避免設備受到過大的衝擊載荷,嫦娥三號探測器上使用了一個著陸緩衝分系統,也就是嫦娥三號的4條“腿”。由此,嫦娥三號也成為我國首個有“腿”的航天器。
  “著陸緩衝機構主要用於緩衝著陸器的衝擊能量,俗稱著陸腿。”探測器系統著陸器著陸緩衝分系統主任設計師楊建中用8個字概括著陸腿的特點:強、輕、柔、穩、多、新、全、難。
  也就是說,著陸腿要有強度承受衝擊和壓力,自身輕巧,著陸方式柔和、姿態穩定,能保證儀器設備安全。另外,著陸退還有收攏、展開、支撐的功能,觸月時還能發來信號。而作為具有中國特色的新型著陸腿,在實現了技術跨越和團隊建設的雙豐收的同時,也經歷了艱難的開發研製過程。
  此外,不同於國外的軟著陸方案,嫦娥三號的軟著陸過程設有懸停和避障階段,探測器可對著陸區地形地貌進行精確勘察,識別出月面斜坡、石塊、坑凹等危險地形,極大提高了著陸的安全性、可靠性。
  據新華社  (原標題:嫦娥軟著陸 傳回月面彩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p25hpbfy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